日期:2016-8-26(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江苏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江苏高校学术风气建设, 2011年12月19—31日期间,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百名记者百县千校行”高校学风建设采访组邱梅生、沈广斌、肖地生一行三人先后访问了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 采访组成员深入校园、课堂、图书馆、食堂、宿舍、操场,通过召开座谈会、部门访谈、个人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在高校积极配合下,采访组组织召开了由学术委员会、学术中心、科协、研究生院(处、部)、科研处(科技产业处)、人事处、教务处、高教所、宣传部、期刊编辑部、师生(以导师和研究生为主)代表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座谈会10场120多人次,搜集了学校出台的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20多份,参加了部分学校组织的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听取了宣讲专家的报告。调研发现,江苏高校普遍重视师生学术风气建设,尤其在研究生学术风气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一、 高校学风建设领导体系健全 1. 领导重视。高校领导十分重视导师、研究生、教职员工乃至本科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将这一工作始终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以正确方向导引学风建设,强化工作部署,重视舆论宣传,推进师德教育。南京大学洪银兴书记认为在学术界,在学风问题上存在一个“以德治学”的问题,他指出:“我们所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均应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牢记自己应当为人师表,把学术腐败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许多高校领导本身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他们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研究生学风建设中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2. 组织保障。为促进学术繁荣,保障学术自由,维护学术道德和学校学术声誉,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等高校早就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下设学术道德委员会、投诉咨询委员会等,有的高校研究生院还下设学位委员会、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完善的组织建制有力地保障了高校学术风气建设。 3.层层落实。在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科协的统一部署下,各高校在原有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基础上,纷纷成立“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一把手(或分管校长)挂帅,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研究生院(研究生处或部)或科研处(科技处、科技产业处),办公室成员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处或部)、科研处(科技处、科技产业处)、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等有关同志组成。 这样就建立了目标分解、层层落实的高校学风建设领导体系 。 二、 高校学风建设制度体系完备 1.明确规范与常抓不懈相结合。各高校在加强学术风气建设过程中都十分强调规范的制度建设,如“南京大学科学研究行为规范和学风建设管理办法”、“苏州大学科研、学术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等文件从多方面强调了高校学术研究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明确界定了科学实验数据、论文写作、科研成果的署名,以及引用他人成果等科研过程中的规范性要求,并针对师生违反规范的各种行为给出了程度不等的惩戒措施。与此同时,各高校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反复强调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师德教育、研究生学风建设、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支部建设等多种日常教育管理渠道,以规范为抓手,常抓不懈,防微杜渐,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学术风气建设。 2.正面宣传与严格监管相结合。一方面学校通过宣讲活动、名师报告、舆论引导、网络宣传等途径努力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另一方面学校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严格监管制度,防止走过场。苏州大学于2011年12月19日组织了由校领导、研究生院全体领导与工作人员、各学院研究生工作分管领导及研究生秘书、2011级研究生代表340人参加的科学道德与学术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熊思东副校长作了“培育优良学风,做好学位论文”的宣讲报告。南京大学通过教师师德、干部政德、学生公德大讨论和学风建设研讨会等形式凝聚精神,倡导优良学风,打击不良行为。苏州科技学院利用人文学院伦理专业的学科优势,组织了多场次的教育宣讲报告,收到了良好的正面宣传效果。扬州大学的网上宣教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正面宣传只有和严格的监管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南京大学对于不适合学术规范的成果,坚决不予出版、发表。在遴选导师、晋升职称时,也强调在学风问题上严格把关,对确有问题者作出相应的批评或处理。南京理工大学十分重视媒体、同行的监督举报,学术中心专门负责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南京大学规定:“工作机构在收到举报材料后,应予以登记并及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老人得了癫痫病是为什么,并自收到举报材料或获悉有关报道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疾病指南,做出是否予以立案的决定。工作机构在做出是否予以立案的决定后,应及时通知署名的举报人或相关媒体。” 3儿童癫痫病医院.过程管理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各高校都严格规定了教师科研成果的形成、科研论文的写作和发表过程中应恪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认真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有关科学研究的管理规定,同时,学校通过全年科研成果鉴定、学术论文评奖、职称评定、教材甄选等办法强化结果考核,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做好学术规范建设,有效地防止了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学生方面,各高校从培养过程强调了从新生入学教育入手,帮助研究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同时在整个培养阶段,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通过科学道德素养的培育,通过朋辈积极影响,锤炼研究生的学术品行,培养良好的学术风气,使研究生养成自觉的规范意识。各高校都十分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预评、论文查新和查重等过程控制环节,防患于未然。在结果考核方面,学校通过毕业论文的把关和筛选、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学位论文抽检送审等制度有效监控了研究生的毕业质量和学风建设的水平和效果。 4. 失范处罚与教育帮助相结合。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各高校都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查处程序和处罚规定,同时也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坚持贯彻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 5. 制度建立与修订完善相结合。在众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制度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完善。很多高校在制定相关学术规范制度文件时,都是边尝试边修改,使得制度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例如,很多高校都在修订过程中添加了有关师生受到处理后的申诉方式和救济渠道。如果被处理人对处理结果不满,“可于处理结果书面通知送达之日起15日内要求学校学术委员会举行公开听证或重新审议。” 三、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体系科学 1.工作目标明确。长期以来,各高校学术风气建设的目标十分明确:通过有关学术道德、学术品格、师德、学品的教育,引导广大师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爱国奉献、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守信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并使之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在我们选取的综合性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四个层次的大学样本来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学术风气建设的侧重点不同。 2.工作计划严谨。在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各高校都基本做到了时时有计划,事事有计划。根据教育部和省厅工作要求,各高校都制定了详细的分步骤、分层、分目标的计划。苏州大学医学部在学院层面计划邀请附属医院的知名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专题讲座,围绕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人文素养、医生责任心等大家关心的话题开展宣讲,同时以二级学科、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横向教育和交流,充分发挥医学生同质同龄人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3.工作方法完善。高校在学风建设中相互学习,积累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实效的工作方法:一是构建了完备的教育管理体系。学校层面有宣讲会、报告会、讲座、辩论赛、专家现身说法、邀请学术刊物编委来校讲学等;院系层面有座谈会、学术讨论会、学术规范知识教育、学术规范训练等;导师层面有研究生入学教育、言传身教、日常学术规范教育等;学生层面有诚信大签名、研究生荣誉日、青年学术论坛等自教育形式。二是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从学校—教师—学生,高校学风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条正向教育监管链,反之其实也是一条意见反馈和反监督链。在这互动的教育链条中,教师与学生都发挥了双主体积极性。三是分类开展学风教育。高校在整体强化学术风气建设的过程中,还强调分学科、分年级、分院系(学部)开展学风建设。四是学风教育渗透培养全过程。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新入学的研究生,他们都要经过起初的入职教育,师德教育中有详尽的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内容,研究生入学教育手册和导师第一课反复强调的也是学术道德。在师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他们都会受到不同形式的教育和锻炼,这种教育是贯穿个人成长的全过程的。五是深入基层求实效。 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学校主要关心的问题或者说学风建设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大环境的缺失是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土壤。当前社会生活中对虚、浮、假、大、空的追逐,学校中师生学术失范的低成本和侥幸心理,都是孕育学术不端行为疯长的温床。二是社会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学术失范屡有发生。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优秀评比、课题和项目申请与结题,以及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审定、学术论文的评价和要求等,都强调以刊发为准,许多高校都有唯核心刊物的倾向;有些课题过分强调研究成果的发表,根本没有考虑研究周期的限制,不切实际地凑数量,降低了质量要求。三是各高校普遍重视学术规范的教育和训练,而忽略了学术风气建设中的学术道德的养成。例如对师生科学研究中应有的严谨、踏实、求真、务实、客观、创新意识的培育不够重视。四是学术失范行为处理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问题。五是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社会、家庭甚至中学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这也是高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